山西最大民營鋼廠海鑫鋼鐵集團(下稱“海鑫集團”)何時能恢復生產?目前還沒有確切答案,但一切已在悄然進行。
4月30日,山西運城市政府公開發布《海鑫集團戰略投資人招募公告》,稱海鑫集團現已進入破產重整程序,需要通過引入戰略投資人恢復生產,籌集償債資金,并協助管理人完成海鑫集團破產重整工作。
根據這份公告,海鑫集團重整工作完成后,戰略投資人只需支付取得海鑫集團資產所需對價,海鑫集團債務將全部得到解決,戰略投資人得到沒有負債的海鑫集團。
“現在海鑫重整的進展是,債權申報工作到了尾聲,正在核查債權。”5月3日下午,一位海鑫集團重整管理人在電話中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核查結果會在近期公布,時間大約在5月底。
本報記者曾前往海鑫集團實地調查,去年3月,因債務負擔沉重、運營資金枯竭,這家頂著“山西最大民營鋼廠”光環的鋼企被迫停產。根據新華社援引海鑫集團董事長李兆會在債權人會議上透露的數據,海鑫集團當時的負債及對外擔保數字為104.59億元,而整個海鑫集團的賬面資產僅100.68億元,負債率超過100%。
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運城中院”)已于去年11月份先后裁定受理了債權人提出的對海鑫集團5家公司的重整申請,并指定海鑫集團清算組擔任重整管理人,今年4月10日,運城中院又分別裁定了這5家企業合并重整。目前,整個海鑫集團絕大部分員工已經停薪放假,僅留下技術骨干及必要的行政人員共約800人。
實際上,拋開糟糕的資金鏈,眼下的海鑫集團在市場上仍有吸引力。
目前海鑫集團具備560萬噸鐵、600萬噸鋼、520萬噸材的綜合生產能力,工信部此前公布的第二批鋼鐵行業準入115家鋼企名單,海鑫集團就位列其中,意味著這家鋼廠在規模、環保、質量、安全等相關方面已達到要求。
招募公告還顯示,進入司法重整程序,是海鑫集團最大的優勢所在,通過重整,將削減海鑫債務、壓縮不實資產、重新進行評估,給重組方一個客觀、實在的價格。“現在審計評估的最終結果還沒出來,即使結果出來之后,給的也是一個清算假設下的評估值,這是底線要求,將來重組方不能低于這個值。”前述管理人如是表示。
據了解,管理人將參考戰略投資人提交的重組方案,制定的重整計劃草案經法院裁定通過后,重組協議正式生效,戰略投資人正式成為海鑫集團重組方。
這不是海鑫集團第一次招募投資人,去年12月份,海鑫集團就曾招募重整投資人參與破產重整,在那前后,這家公司引來了包括德龍鋼鐵有限公司、立恒鋼鐵有限公司、美錦能源(000723,股吧)(000723.SZ)等有初步意向的重組方。
但在幾番接洽后,雙方的重組陷入僵局。
“海鑫鋼鐵及山西省政府都主張債務重組,而我們主張需要對海鑫鋼鐵進行破產清算。”在近日舉行的“2015中國綠公司年會”會議間隙,德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立國向本報記者等媒體透露,目前海鑫鋼鐵重組不順,“主要是債務問題達不到統一”。
而按照一位債權人的說法,海鑫集團的老板是不想進入清算程序的,因為“一旦進入清算程序他會背負很多責任”。而作為法律程序的一種,是在重整失敗以后才進入清算程序或者債權人選擇進入清算程序,如果債權人不同意,不會進入清算程序。
上述管理人也證實,這幾家初步意向方不是沒有可能來重組,但的確積極性不大了,“他們目前更多的是先觀望,可能是等海鑫后面有什么結果他們想盡可能低的接盤”。
但對身背巨額債務的海鑫集團來說,時間拖得越久意味著越被動。
前述管理人表示:“管理人的目標是將海鑫集團通過重整得到重生,首先是要救活。”他說,此次招募主要面向鋼鐵相關行業的投資人,管理人將對重組方的條件初步核查,要確實有實力,另外希望能通過招募尋找盡可能多有實力的重組方來競標海鑫。
對于此次招募是否意味著與之前的意向重組方談崩,這位管理人明確表示,因為以前跟投資人接觸都是非正式的,現在是正式開始的公開招募程序,“像之前有意向的可以作為一個競價方,包括早期沒意向現在有意向參加的,都可以參與進來”。
根據公告,重組方接盤需要支付的價格預計將大大低于復建同樣規模鋼廠所需成本,所需承擔的實際資產折舊費用也更低;重整中通過對債務的削減,海鑫自身需承擔的財務成本為0,重組方只需要承擔為取得海鑫資產及復產所投入資金的成本,財務成本較低。
但新的考驗已經到來。
相比于海鑫集團停產之日,眼下的鋼鐵行業形勢變得更加惡劣,“需求下降、產量下降、價格下降、環保加壓、整體虧損”這些字眼成了行業的代名詞。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629.18億元,同比下降14.48%;實現利潤總額為虧損9.87億元,同比減虧70.46億元,但主營業務虧損110.53億元,增虧34.33億元。
丁立國認為,在目前鋼鐵盈利形勢不佳的情況下,重組海鑫鋼鐵的意愿本來就不是很強烈。“如果再背上債務,就更沒法操作”。
前述管理人也說,去年底的時候鋼鐵形勢還不錯,至少生產是有利潤的,但“現在如果經營不好的企業,現金流就可能是負的,很多企業對于并購、擴大產能有顧慮,包括之前有意向的企業,財務情況也不是很好,負債比較高”